到了退休年龄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务关系,可以主张误工费。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不能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时间*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5-02-15 15:21
对于您提及的问题,我想在此做出回应: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条文,确实对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金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规范。
然而,就您提出的“如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应否负担经济补偿”这个议题来说,该法中仅对法定解除或终止的三种特定情形之外的用人单位须承担经济补偿义务作了明晰规定,且未对涉及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予以特别说明。
基于此,依据严谨的法治精神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我们认定由于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使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一额外的责任。
2024-07-23 09:20
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就应当动员他们退休、退职。如生产上确有需要,必须缓退的,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没有经过批准,超过退休年龄继续工作的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对于应当退休、退职的工人,经过多次动员,仍然坚持不退的,可以停发其工资,改发退休费或退职生活费。
2022-08-12 10:17
退休后如果有劳动收入来源的,受伤有误工费。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2022-08-10 09:04
一般是没有赔偿的。按照我国规定,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之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即使还没有到期,也是需要提前终止的。而这种情况下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是合法情形,根据规定单位并不需要因此支付员工补偿。
若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再上岗的,属于返聘行为,被辞退后有没有经济补偿,依据签订的返聘合同而定,如果没有约定的,一般是没有经济补偿的。职工退休后享受以下待遇:国家和社会为年老不能劳动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提供的生活保障,主要是退休金。
2022-08-09 11:42
到了退休年龄被辞退后有没有经济补偿,依据签订的返聘合同而定,如果没有约定的,一般是没有经济补偿的。职工退休后享受以下待遇:国家和社会为年老不能劳动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提供的生活保障,主要是退休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