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信访局登记对自己一般没有什么影响。到信访局要求解决问题,属于公民正常的诉求方法。只要有充足理由,可靠的证据,到信访局上访是公民的权力,对自己是不会有影响的。但是对于无理上访,或者其他不符合规定的上访行为,可能会对上访人产生影响。
我国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四十八条 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22-08-08 15:12
到信访局要求解决问题,属于公民正常的诉求方法。只要有充足理由,可靠的证据,到信访局上访是公民的权力,对自己是不会有影响的。但是对于无理上访,或者其他不符合规定的上访行为,可能会对上访人产生影响。
我国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22-08-09 09:07
到信访局要求解决问题,属于公民正常的诉求方法。只要有充足理由,可靠的证据,到信访局上访是公民的权力,对自己是不会有影响的。但是对于无理上访,或者其他不符合规定的上访行为,可能会对上访人产生影响。
我国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22-08-12 10:28
去信访办对个人不会有什么影响。
根据《信访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2022-09-20 10:13
报案对自己无影响。报警人的姓名、基本情况以及报案时提供情况的相关笔录将永久保留在案情的卷宗当中,但这种情况不属于案底,也不属于刑事犯罪记录,对报警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2022-09-21 09:21
没有影响的。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必要时,公安机关可以录音。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作为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原始材料,并妥善保管、存档备查。公安机关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