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意思是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不会因为过了一定时间而对主张权利产生影响。不适用诉讼时效一般主要是针对物权而言,因物权具有对世权、绝对权的特征,只要存在侵犯物权情况的,不管过了多长时间,物权人都可以主张物权。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2024-05-22 10:39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2020-10-29 13:56
1、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在我国仅有债权请求权与继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
2、不适用诉讼时效:
(1)支配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例外:抵押权适用诉讼时效)。
(2)抗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3)形成权一般是除斥期间。
(4)《诉讼时效规定》第1条规定:下列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不是诉讼时效的客体:
①、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②、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③、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2022-08-09 15:20
2023-03-18 14:48
诉讼时效届满:是指事件发生至准备诉讼这段时间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比如诉讼时效为三年,超过或满三年就是届满。诉讼终止:是在没到限期而结束的诉讼。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1、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4-11-06 10:29
1、民事诉讼失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2、诉讼时效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和研究诉讼时效的运用在司法实践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