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事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际违约事件,即借款人已经发生了的违约事件,如借款人不按约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费用、对事实的陈述与保证失实、实际财务和商务状况与“约定事项”不符,等等。另一类是预期违约事件,即有迹象表明借款人将要发生的违约事件,如借款人丧失清偿能力、财产被征用、卷入诉讼或状况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等。违约救济方式有四种:
1、实际履行。
2、损害赔偿。
3、解除合同。
4、支付违约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09-19 17:06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救济途径包括谈判协商、行政处理、仲裁解决、民事诉讼、刑事控告等;涉及货物进出口的,还可以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具体包括:
一、行政处理。即向行政主管机关进行投诉,要求行政主管机关对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理。
二、仲裁解决。仲裁是指当事人之间根据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决,并受该裁决约束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三、民事诉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民事纠纷的争议解决方式。
四、刑事控告。指由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提出,要求追究被控告人刑事责任的一种救济手段。
2022-08-30 15:38
2022-08-11 11:13
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靠自身的实力,通过实施自卫行为或者自助行为来救济自己被侵害的民事权利。行走于公力救济边缘的私力救济,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权利救济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私力救济依然保持了它自己的领地,与公力救济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维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022-08-29 08:51
2022-09-17 09:02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
(1)检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轻的,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2)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重的,应当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3)改组。对失职失责,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应当予以改组。
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
(1)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严肃批评,依规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2)诫勉。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应当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
(3)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对失职失责、情节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
(4)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究纪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