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人员每月义工没有次数限制的,每个月几次都是可以的,只是在时间上是有限制的,那就是社区服务的时间是不能少于8个小时的,这8小时是由缓刑人员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的,并不会限制其次数的。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2022-09-09 14:08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022-08-10 11:30
缓刑一年可以请假几次,没有具体的规定,缓刑期是可以请假外出的,但是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根据《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可以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一、社区矫正对象迁居等原因,需变更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
变更决定,社区矫正机构作出变更决定后,应当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和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
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022-08-09 11:40
缓刑人员可以贷款。缓刑和贷款没有关系,如果信用记录良好的,是可以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综上,缓刑人员是可以贷款的。
2023-04-17 15:04
缓刑期间能贷款买房吗法律分析:缓刑人员能贷款买房。法律只规定了缓刑期间要遵守下列规定,并没有规定不能贷款: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4-12-18 15:23
1、人民法院应当将撤销缓刑裁定书送交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由其根据有关规定将罪犯交付执行。撤销缓刑裁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也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则也会被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