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然灾害上不了班一般不算事假。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果是因为自然灾害导致劳动者不能上班,属于非因劳动者原因,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2023-02-23 12:03
自然灾害保险算不算出险需要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确定。一般而言,保险公司会赔付的情况包括有:火灾、雷电、各类风暴、各种水灾、除锅炉爆炸以外的爆炸、山崩、雪崩以及火山爆发等。当受保人突遇这些赔付范围内意外事故的时候,都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主体,就是保险合同的主体,只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保险客体,即保险合同的客体,并非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可保利益。保险标的即保险对象,人身保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的身体和生命,而广义的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经济利益和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由此可见,自然灾害是否算出险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判断的。
2022-08-09 17:30
车损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时发生保险事故而造成保险车辆受损,保险公司在合理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一种汽车商业保险。车损险对于大部分自然灾害是可以进行理赔的,包括:暴风、龙卷风、暴雨、洪水、海啸、雷击、雹灾,以及泥石流、滑坡、地陷、冰陷、崖崩、雪崩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地震这一特殊自然灾害,由于破坏力较高,属于车损险的不予理赔范畴
2022-11-30 10:02
车险改革之后的涉水险直接包含在了车损险的责任范围内,车辆只要投保了车损险,涉水造成的发动机损失,保险公司就必须理赔。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的,受损保险标的的全部权利归于保险人;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取得受损保险标的的部分权利。
2025-04-11 16:37
自然灾害不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公职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了民事主体合法权利造成损害时,依法应由国家作出的侵权赔偿,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与国家机关、国家公职人员无关,不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2022-09-08 16:4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人民政府安排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如果因自然灾害导致受灾人生活困难或者需要救助的,国家会给予适当的救助或者补偿,但不会是赔偿。因为,在法律上,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具有过错,没有过错,就没有赔偿的基础。
如果对于相关财产投了保险,可以依据损失情况要求保险公司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