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不一定可以找警察帮忙调解。
公安机关不受理民事纠纷调解,民事纠纷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安机关调解的是治安纠纷,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5号),调节范围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3、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5号)》规定 调节范围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3、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2022-08-11 10:15
有纠纷不一定可以找警察帮忙调解。
公安机关不受理民事纠纷调解,民事纠纷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安机关调解的是治安纠纷,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5号),调节范围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3、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2022-08-24 09:12
欠钱不还不可以找警察帮忙。因为欠款不还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 仲裁 、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但是,如果一方以借款名义诈骗他人财产,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这时候可以报警处理。对于绝大多数借款案件,不能报警处理,只能通过诉讼方式,也可以发律师函,主张自己的权利。
2022-08-10 11:20
人员失踪超过24小时,失踪方可选择报警,警察必须以人口失踪立案侦察,这是警察的职责。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他为失踪人,宣告失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主体条件: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与被宣告失踪的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和法人;(2)客体条件:1.有下落不明的事实。如发生洪水、地震、战争等情况,如果知道某人在某地,即使很久没有回来,也不能认为失踪。
2022-08-12 08:57
人员失踪超过24小时,失踪方可选择报警,警察必须以人口失踪立案侦察,这是警察的职责。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他为失踪人,宣告失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主体条件: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与被宣告失踪的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和法人;
(2)客体条件:1.有下落不明的事实。如发生洪水、地震、战争等情况,如果知道某人在某地,即使很久没有回来,也不能认为失踪。
2022-09-01 10:48
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受理,只能自己调查取证,公安机关不能立案侦查。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