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另外,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法律依据
《数据安全法》第八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2022-08-10 11:23
国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
另外,根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国家还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2022-08-10 09:31
数据交易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规定,维护数据安全,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培育数据交易市场。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保障政务数据安全。
2022-10-30 13:57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022-10-21 14:56
国家鼓励商用密码从业单位,采用商用密码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码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根据我国《密码法》规定,商用密码从业单位开展商用密码活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商用密码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该从业单位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
国家鼓励商用密码从业单位,采用商用密码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升商用密码的防护能力,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2025-02-12 13:39
在我国《国家安全法》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