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
另外,根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国家还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法律依据
《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 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确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具体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数据进行重点保护。
2022-08-10 09:31
数据交易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规定,维护数据安全,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培育数据交易市场。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保障政务数据安全。
2022-08-10 11:16
根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另外,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2022-09-24 15:16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有六项: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制度);2.环境保护许可制度;3.环境标准制度;4.限期治理制度;
5.“三同时”制度;6.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2022-08-12 13:31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有六项: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制度);2.环境保护许可制度;3.环境标准制度;4.限期治理制度;
5.三同时制度;6.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2022-08-12 13:31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有六项: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制度);2.环境保护许可制度;3.环境标准制度;4.限期治理制度;
5.三同时制度;6.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