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2024-04-26 15:19
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士,如果其实施了犯罪行为,便应承担刑事责任,这即是所谓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然而,国家法律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宽大处理-会适度地减少惩罚力度。
例如,当已经年满17周岁的青少年涉嫌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他人导致重伤或死亡等罪行时,他们仍然需要接受刑罚,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不适用死刑而已。
关于刑律,有明文规定显示,每位年满16周岁的犯罪者均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我国刑法则明确表示不适用死刑以及死缓的判决。
他们受到的最高刑罚只能是无期徒刑,同时,法律还要求我们必须相应地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进行量刑,尽最大可能采用非监禁刑来处置他们的案件。
2025-01-14 10:56
【刑事责任年龄方面之阐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士犯罪,其应当为所涉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另外,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的人群来说,若实施诸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并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走私贩卖毒品、纵火、爆炸以及投毒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亦须对此类案件身负刑事责任。
至于已满十四周岁而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根据法律规定,其在面临刑事惩罚时,应会享受从轻或者减轻的优待。
若因为年龄尚不足十六周岁,并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刑事处置时,法院可要求其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管教监督,如有必要,政府亦有权介入并予以收容教养。
值得注意的是,已达七十五周岁的人士在故意犯罪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获得从轻或者减轻的判罚,然而在疏忽大意所引发的犯罪情况下,该群体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4-08-21 09:33
如果伤害的程度只达到轻伤,再有过失杀人行为的,如果未满16周岁但是满14周岁,不用承担任何刑事责任。如果伤害达到重伤甚至死亡,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承担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刑事责任。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2022-08-23 09:55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合同有效。如果是购买大额商品等合同则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有效。
2024-03-02 10:52
盗窃罪的主体包括以下这些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所有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但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罪的,应当对其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