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道路建设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政府投资、集资、国内外贷款、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
法律依据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七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022-11-17 17:15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应当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规划用地布局、结构、用途管制要求等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规划用地布局、结构、用途管制要求等内容,明确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禁止开垦的范围等要求,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并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022-09-08 08:35
路基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为:
1、检查路基各部分是否完整,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和有无变形情况发生;
2、检查路肩有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现象发生,并检查横坡是否适度、表面是否坚实、整洁和与路面接茬是否平顺:
3、检查边坡是否稳定、坚固,坡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冲沟、松散现象发生;
4、检查挡土墙的护坡、防沙设施是否完好、泄水孔有无堵塞:
5、检查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沟、泄水槽等有无淤塞、高草
等现象,检查纵坡是否符合规定、进出口维护是否完好、路基路面及边沟内是否有积水:
6、检查有无翻浆、坍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发生。
2022-10-08 11:42
1、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市2021年12月31日前开工实施121个老旧小区改造,其中城区19个、高平34个、阳城35个、沁水31个、陵川2个;
2、2022年12月31日前全市累计改造完成152个老旧小区,其中城区累计完成60个,高平累计完成31个,阳城累计完成31个,沁水累计完成28个,陵川累计完成2个;
3、2023年12月31日前全市累计改造完成260个老旧小区,其中城区累计完成130个,高平累计完成62个,阳城累计完成35个,沁水累计完成31个,陵川累计完成2个;
4、2024年12月31日前全市累计改造完成347个老旧小区,其中城区累计完成206个,高平累计完成73个,阳城累计完成35个,沁水累计完成31个,陵川累计完成2个;
5、2025年12月31日前全市434个城镇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工作,其中其中城区累计完成274个,高平累计完成92个,阳城累计完成35个,沁水累计完成31个,陵川累计完成2个。
2022-10-08 11:58
2025年前,为满足长江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南北交通运输需求,在深入开展项目前期并做好相关规划衔接的基础上,近期重点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建设。这其中,涉及荆州新规划建设的有4座,包括李埠长江公铁大桥、观音寺长江大桥、枝江百里洲长江大桥和处于鄂湘交界的监利至华容公铁两用大桥。这4座新建过江通道中,枝江百里洲长江大桥,将连接起枝江至松滋至湖南石门的高速公路;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是207国道和二广高速改线,荆州铁路南下通道;观音寺长江大桥,是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西延线,江陵至松滋段的过江通道桥梁;监利至华容公铁两用大桥,则是武松高速(武汉至松滋)到杭瑞高速(杭州至瑞丽)的过江通道连接桥梁,也是以后荆州铁路南下的又一条通道。
2022-08-10 17:01
十四五规划我国将瞄准六大主要目标
1.目标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目标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3.目标三: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4.目标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5.目标五: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6.目标六: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