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应当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规划用地布局、结构、用途管制要求等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规划用地布局、结构、用途管制要求等内容,明确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禁止开垦的范围等要求,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并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土地登记资料可以公开查询。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2022-08-10 08:43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道路建设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政府投资、集资、国内外贷款、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
2022-09-17 10:34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的范围内从事土地什么活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的范围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2022-08-10 17:01
十四五规划我国将瞄准六大主要目标
1.目标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目标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3.目标三: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4.目标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5.目标五: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6.目标六: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2022-11-25 11:19
三对标指:政治对标、思路对标、任务对标。政治对标,要深学细研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在大局下谋划推进新阶段水利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能力水平。思路对标,要深学细研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找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推动“十六字”治水思路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任务对标,要深学细研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即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准确领会中央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意图、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找准水利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2022-01-14 1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纲要共分为19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加强规划实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