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收养是指双方存在利益上的交换事实,并非指双方所获利益的绝对相等。同时,民事法律行为的有偿可表现为支付金钱,也可表现为提供物质、技术、劳务或服务等。领养,狭义上是单指把别人家的孩子领来抚养,当做自己的子女来对待;广义的领养,乏指将它人所有的、管理的、自属的具有生命属质的生命物领来抚养、饲养、供养。有偿领养,即需要给付一定的金钱或有价物,附带物质给付或交换条件,通过认领程序,而将人或生命物领来抚养、饲养或供养的民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2024-04-08 10:51
宅基地有偿使用一般是指宅基地超占费。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各地农村宅基地都有一个面积标准,家里宅基地面积超标的,则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宅基地,是指农村的村民为了自己的居住而占有以及利用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2024-11-11 10:21
有偿解除劳动合同至用人单位将诶出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的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等情形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属于违法解除且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应当支付赔偿金。
2022-08-11 11:59
教师不能有偿补课主要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具体原因有:
1、可能出现课上不教课外教的情况如果允许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行为,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可能课外补课收入超过自己本职工作的收入。长此以往,价值观就容易产生偏差。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报名参加自己的辅导班,部分教师便可能出现故意将重点知识讲得不够通透,让学生通过报名参加其组织的辅导班的方式,为自己谋求利益。
这就导致原本在课堂上就能学到的知识,却不得不再次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到课外学习,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2、不补课就可能被孤立打压。如果允许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那么就可能会出现部分教师为了逼迫更多学生报考自己组织的辅导班,于是对某些没有报名的学生进行孤立打压,让他们自行做选择,要么花钱报班,要么接受孤立。这种状态持续久了之后,难免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伤害。甚至让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过早地认为什么事都得花钱解决。
3、容易让教师的教学重心从课内向课外转移。当有偿补课被允许之后,教师们大都能明确感受到校内任职与校外有偿补课之间的收入差距。于是教师们为了招到更多的生源,便在课外辅导上花更多的心思,打响自己的口碑。而与之对应的,校内教学的质量可能会下降,这种强烈的反差对他们吸引生源很有帮助。但是这种教学重心的转移对于学生或家长而言明显不是好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多次明令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部分原因。
2022-08-12 13:51
有偿使用协议属于有偿合同。有偿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合同约定的权利,须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相应对价的合同,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保险合同等合同。
2022-08-09 11:21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可以到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抚养孤儿或弃婴的家庭领养不满14周岁的孩子,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