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分为三类: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列入扶贫开发对象,无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社会保障政策解决。
关于三类贫困户
1、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级农村扶贫标准/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
2、低保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
3、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2022-09-09 16:46
1.一级“为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学费很难支付,生活相当节俭,需要通过勤工助学或家教等方式填补基本生活问题;
2.”二级“为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但可适当支付学费,部分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或家教等方式可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3.”三级是一般困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遵循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和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等2-3档。对照设置的认定标准,学校根据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采取民主评议方式进行认定。
2022-08-09 16:07
依据变更的重要性分类,变更一般分为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变更管理是指项目组织为适应项目运行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而对项目计划进行相应的部分变更或全部变更,并按变更后的要求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它的主要任务包括: 1.分析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确定是否实施变更; 2.记录变更信息,填写变更控制单; 3. 做出更改,并交上级审批; 4.修改相应的软件配置项(基线),确立新的版本; 5.评审后发布新版本。
2022-08-10 13:49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
以下12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一级工伤或职业病;
1、极重度智能减退;
2、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
3、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4、四肢瘫肌力3极或三肢瘫肌力2级;
5、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
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关节部分功能丧失;
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如下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1、《工伤认定书》(或单位开具的工伤证明);
2、身份证原件;
3、相关的工伤诊断资料(包括:医院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X光、CT等检验资料)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相关资料后,开具劳动能力鉴定《介绍信》交申请人。
2025-04-16 11:56
根据伤残的类别和残情的程度划分伤残条目划分原则以及工伤致残程度,综合考虑各门类问的平衡,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对未列出的个别伤残情况,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中相应定级原则进行等级评定。
2022-09-07 10:29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