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七大基本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这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部门法或法律部门具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一个法律体系的所有部门法是统一的,各个部门法之间是协调的;
第二,各个部门法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它们各自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每一个法律部门都调整一定的社会现象所反映的社会关系;
第三,法律部门是基本确定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在一法律部门确定后,会持续保持相对一段时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部门间也可能出现融合或分立的现象;
第四,法律部门是主客观的统一,法律部门的划分是人根据一定的客观事实将法律以主观的形式加以区分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2-08-10 09:36
民法七大基本原则如下:1、民事主体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平等地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益,承担民事义务。
2、自愿原则。公民参与民事活动,在意志方面是自由的,不受到支配。
3、公平原则。双方当事人的确立的权利义务应该是合理公平。
4、诚实信用原则,守信,是立人之本,也是民事活动要遵循的黄金法则。
5、公序良俗原则。从事民事活动要遵守善良风俗,公共秩序,要遵守普遍的社会习惯。
6、绿色节约原则。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共识,也是国家的政策,民事活动更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提倡浪费,破坏环境。
7、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要正当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力。
2022-08-09 15:59
除下列情形,其他不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022-08-12 16:28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二、平等选举权原则。三、秘密选举原则 。四、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 。五、等额差额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 。六、选举权利保障原则 。
2022-09-26 11:15
第一,保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要让老百姓吃“定心丸”,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现有的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第二,一定要把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完善起来。继续对已经脱贫的县、脱贫的村、脱贫的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对于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第三,持续壮大帮扶产业,继续加强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做好脱贫人口的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培训力度,发挥东部地区岗位需求量大的优势,脱贫地区还要按照之前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继续把培训合格的劳动力输送到东部地区和需要的地区,让劳动力发挥作用,稳定增收。
第五,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
第六,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建立起全资产管理的制度,持续发挥效益。
第七,兜住民生底线,特别是开创公益性岗位,解决弱劳力、出不了远门相对困难家庭的劳动力就业增收,让他们在这方面得到好处,真正能够长远受益。
2022-10-19 10:29
第一,保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要让老百姓吃“定心丸”,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现有的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第二,一定要把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完善起来。继续对已经脱贫的县、脱贫的村、脱贫的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对于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第三,持续壮大帮扶产业,继续加强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做好脱贫人口的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培训力度,发挥东部地区岗位需求量大的优势,脱贫地区还要按照之前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继续把培训合格的劳动力输送到东部地区和需要的地区,让劳动力发挥作用,稳定增收。
第五,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
第六,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建立起全资产管理的制度,持续发挥效益。
第七,兜住民生底线,特别是开创公益性岗位,解决弱劳力、出不了远门相对困难家庭的劳动力就业增收,让他们在这方面得到好处,真正能够长远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