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付线下不保起付线,就是医保的报销门槛,通常从100元到1800元不等,各地区不同、门诊和住院不同、各级别医院不同。如果每年发生的医疗费用未超出起付线,那就只能完全由个人支付。一是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由病人自负或病人与其单位分担,增强了被保险人的费用意识,有利于减少浪费;二是将大量的小额医疗费用剔除在医疗保险偿付范围之外,减少了保险结算工作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三是小额费用由被保险人自负,有利于保障高额费用疾病风险,即保大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2022-08-12 11:33
起付线一般来说有4个作用:
第一,要增强病人的费用意识,减少浪费。每次住院至少有几百元是需要自己承担的,几百元对于多数人也不是负担不起,很多人住院看病花钱如流水,一旦花多了肯定会悠着点。
第二,第二,降低医保基金的负担。医保基金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每年的钱都花的差不多的。让个人适当的负担一部分,医保基金的压力就会减轻了。医保基金并不是只针对住院报销,还有门急诊和门诊慢特病等待遇呢。
第三,防止小病大养等不道德的事情。确实有些人医保报销高了,他们就会长期住院下去,占据了床位,占据了医疗资源。本身我们的医疗资源就很不均衡,难以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要。这样下去反而会让很多病人由于没有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
第四,集中资源救治大病。一般来讲,花费越高,医保的报销比例就越高。
2022-08-09 09:28
二次报销指的是你在医保结算以后如果个人还有其他地方的保险可以结算的,可以再去其他地方结算,具体报销比例要看你自己购买的保险的保障内容。
医保二次报销规定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一个年度以内,首次报销的,起付线金额为1300元,第二次按照第一次起付标准的50%确定,一个年度以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为7万元,在职工人急诊报销起付线为2000元,退休职工为1300元,起付线。
按照规定,目前一个年度内首次使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住院费用时,在职、退休人员起付线金额均为1300元。
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为650元。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目前为7万元。退休人员的个人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个人支付比例的60%,但是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相同,全是由个人支付。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疗机构的级别有关。 注意:门诊、住院为两个起付线。
2022-09-21 15:55
2022-09-05 10:45
具体要看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情况。裁员分为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支付的赔偿是不一样的。合法裁员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裁员,并支付经济性补偿。非法裁员为未按照法律规定裁员,是需要支付赔偿金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如果发生争议,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到劳动监察反映情况,请求协调处理。
2022-09-29 11:17
1000报销的。起付线又称起付标准,指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对参保人发生的,属于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计算起点,在该起点以下的医疗费用,基本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会同计划、经贸、财政、卫生行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会同计划、财政、卫生行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
使用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其费用统筹基金不得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