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其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得对裁判再行上诉;
(2)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但是,判决不准离婚、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以及判决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除外;
(3)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七十五条 二审裁判效力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2022-08-11 10:08
二审裁定和判决是终局的。当事人如认为二审裁判有错误,只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申请再审,而不能再对二审裁定或判决提出上诉。同时,当事人也不能再就同一个诉讼标的,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对于二审裁定和判决,义务人应自觉履行,如果不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们国家是一个法制国家,一个政治民主、法制发达的国家,在审理案件的时候,程序法应当得到很大的重视,尤其是在二审的时候要更加的注意审理的公平公正。
2022-08-27 14:20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效力:
债权人依照《民法典》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转让财产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就债权人主张的部分进行审理,依法撤销的,该行为自始无效。
即撤销权的效力为使得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处分财产的法律关系归于无效。
具体表现为:
1、对债务人的效力。
债务人的诈害行为自始无效后,其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恢复原有之状态。
2、对受益人的效力。
对直接受益人而言,诈害行为被撤销后,其负有将因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返还债务人的义务;
对转受益人而言,视主观过错之情形而定,善意的转受益人的权利受法律的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其不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3、对债权人的效力。
因为撤销权为形成权,债务人的行为归于无效后,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受益人将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返还债务人并做为债务人责任财产,对全部的债务进行担保。
债权人不能请求受益人向自己返还。
如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人拒绝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对恢复原状之责任财产或受益人拒绝返还的脱逸财产强制执行,以实现其到期债权,不必再借助代位权的诉讼。
而对其他债权人而言,债权人撤销权行使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债务人的行为归于无效,并使其脱逸的财产恢复责任财产上的地位。
此时,恢复的脱逸财产与债务人原有的财产作为对全体普通债权人的担保。
从理论上讲,全体普通债权人包括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在债务人全部责任财产范围内(包括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取回的财产),按比例平等受偿。
行使撤销权之债权人无权就取回财产优先受偿。
2021-02-25 14:16
离婚判决书的法律效力等同于离婚证。判决离婚是指如果人民法院调解和好无效,并且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难以恢复和好的,而又不能达成离婚协议的,可以判决双方离婚。这种通过判决的形式而准予离婚的就是判决离婚。
离婚判决书生效时间确定:
1.如果是一审,签收离婚判决书第2天起算15日,双方均不上诉的,上诉期满后(15天)判决书生效;
2.如果是二审,判决书签收之日起即生效。
3.如拿到的是一审判决书,建议找主办法官开具生效证明,避免重婚。
2024-03-30 14:37
复婚协议书法律效力是:
1、涉及恢复婚姻关系的部分无效,复婚协议书没有恢复婚姻关系的法律效力,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登记证,才能恢复夫妻关系;
2、涉及复婚相关的财产、债务、子女等约定,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即可认定有效。
2024-06-12 10:52
借贷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效力,是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