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不一定要当事人签收,但一定要送达给当事人。送达的方式一般为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也可以邮寄到当事人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上所写的地址或其户籍地,如果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如果无法采取留置送达的,可采取公告送达,即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或者报纸上刊登公告,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如果送达的是一审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15日为上诉期,经过15日没有当事人上诉的,判决就生效,如果有任意一方当事人上诉,判决就不生效。如果送达的是二审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八十八条 委托及邮寄送达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八十九条 转交送达之一
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2022-03-28 16:47
2022-08-05 14:42
2022-08-08 17:37
2022-03-17 13:42
补办身份证原则上是必须本人亲自携带户口本原件办理。但有些地区因为本人无法亲自去补办的,可以准允委托直系亲属办理,但是有相关的条件限制(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照片及当事人的指纹等),而且存在地方性差异,不是每个地区都可以委托。
2023-02-15 14:23
补办身份证原则上是必须本人亲自携带户口本原件办理。但有些地区因为本人无法亲自去补办的,可以准允委托直系亲属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中国公民在年满16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中国未满16周岁公民,可以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迁入内地定居的,华侨回国定居的,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时应当依照《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换领居民身份证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已申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首次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2、市外新迁入需换领居民身份证;
3、已申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变更或更正;
4、证件损坏;
5、有效期满。
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内容如下:
1、户口所在地户籍窗口打印《人口信息核对表》,核对人口信息;
2、人口信息正确无误,受理窗口采集人像、指纹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3、申领人或监护人在《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上签字确认,领取《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
4、接到领证通知后本人携带《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证件。若申领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可以自愿申请办理邮寄证件。
所以,补办身份证最好还是本人亲自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