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二者区别为:
1、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 客观时间 );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主观时间)。
2、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在用的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从开始到完成任务的结束的时间点。
依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因此,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 客观时间 );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主观时间)。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在用的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从开始到完成任务的结束的时间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六十四条 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2022-09-24 13:53
1、意义不同:接受调查就是这个人被公安调查,交代问题;协助调查就是指这个人向公安机关说明其他人的问题。
2、责任不同:接受调查和协助调查中二者责任重大,但接受调查者的配合度要求更高一些,主体围绕的就是被调查的人,协助调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3、情况不同:协助调查的使用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仅要求普通公民履行作证义务;二是作为一个由头,以便抓捕当事人。三是在尚未掌握足够证据但又觉得某人可疑的情况下,暂时还不能判定是否需要对该名人士实施拘留,而接受调查的嫌疑度要更大一些。
2022-10-24 15:31
1、意义不同:接受调查就是这个人被公安调查,交代问题;协助调查就是指这个人向公安机关说明其他人的问题。
2、责任不同:接受调查和协助调查中二者责任重大,但接受调查者的配合度要求更高一些,主体围绕的就是被调查的人,协助调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3、情况不同:协助调查的使用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仅要求普通公民履行作证义务;二是作为一个由头,以便抓捕当事人。三是在尚未掌握足够证据但又觉得某人可疑的情况下,暂时还不能判定是否需要对该名人士实施拘留,而接受调查的嫌疑度要更大一些。
2022-09-16 10:18
1、证据调查
依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接受民事案件当事人委托,调查并策划收集有关诉讼及非诉讼证据。
2、知识产权调查
调查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协助查清盗版的书籍、音像制品、软件的来源,调查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窝点,并获取相应证据,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
3、被执行人财产行踪调查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接受委托,协助债权人寻找失踪企业 、寻找逃逸债务人。协助法院调查、执行、追查被执行人隐藏、转移的财产、帐户,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4、企业资信调查
商业信誉调查、企业不良记录查找、合伙背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产品信息、业务信用调查、防止商业欺诈实地调查(包括商业侵权调查、合同欺诈调查、履约能力调查)。
5、个人资信调查
个人素行(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个人资产信用调查。雇佣资质深度实地调查:学历调查、个人信誉调查、个人资质调查、雇员忠诚调查。
6、反不正当竞争调查
假冒商品、虚假广告、诽谤诋毁、商务欺诈等一切侵权行为调查取证。
7、房地产产权、使用状况调查
8、婚姻不忠调查
根据婚姻法“过错赔偿”原则,接受当事人委托调取婚姻不忠证据和财产下落。
9、特定调查
根据委托人的需要,对特定事务进行的合法的调查。
2022-09-19 10:18
律师调查令的调查范围有:要求相关部门出具涉案当事人或者机构的银行账号、档案材料、权利凭证等。
律师调查令是为了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法院支持律师调查案件相关情况而签发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律师可以持调查令要求相关部门出具涉案当事人或者机构的银行账号、档案材料、权利凭证等。调查令可以用于调查人民法院认为适合以调查令调查的有关被执行人的实际履行能力、被执行人是否违反限制消费令、是否违反限制出境措施、是否隐藏转移财产以及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等的证据或者信息。在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财产情况。
2022-08-11 15:51
员工工伤调查由劳动管理部门进行的,对于职工发生事故的原因需要由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并结合实际的调查结果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事故,涉及到伤残情况的还需要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处理。
职工发生事故,在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如果事故不明,是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的。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在30日。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没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之日以及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年内,填写工伤认定表,并将有关材料直接交所在县(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然后,由县(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整理,按正(原件)、副本(复印件)由A4纸装订成册上报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