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立案通知书三日内送达。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是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该根据管辖的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是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进行立案,并且把不立案的原因通知给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不予立案的条件为,1、没有犯罪事实:(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按照规定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知识产权的定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2022-10-13 09:51
行政处罚决定书七日内送达当事人。
(1)当事人在场的,应当在宣告后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直接交由当事人;
(2)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七日内送达,即从行政处罚决定书上载明的日期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作出后七日内交付邮寄、进行委托送达或者公告送达
2021-02-22 14:04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在制作后三日内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当事人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可以查阅、复制、摘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证据材料,但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复制的证据材料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专用章。
2022-09-01 11:05
法院在受理执行案件后,根据工作安排,一般采取实地执行时一并发放执行通知书,这样既能防止被执行人规避执行;又能在找不到被执行人时以公告方式送达执行通知书,节约开支;还能在送达的同时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寄发执行通知书则作为一种补充送达方式。《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2022-08-11 10:4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后,应当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承担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执行通知书送达方式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六种。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2022-09-30 15:31
执行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后,可以作为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当事人对执行有异议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