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具体的确定成年残疾人的抚养人需要根据残疾人的年龄、智力、婚姻、子女状况来确定。如果残疾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存在成年后谁抚养一说。如果该残疾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在成年后,不能独立生活的,其父母应当承担抚养责任。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2-08-12 10:38
残疾人成年后的抚养人:根据规定,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如果残疾人是成年后未婚,其扶养人仍然是其父母;如果残疾人是已婚的,扶养人是其配偶;如果残疾人有成年子女,扶养人是配偶和成年子女;如果残疾人是未婚、且无子女的成年人,扶养费用由国家、社会负担,比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社会福利保障。
2022-08-27 15:58
夫妻离婚时,孩子已经成年的,法院只需要判决离婚,并对财产分割作出处理即可,不再处理孩子的问题。根据子女个人意愿,法院不做干涉。
根据法律规定,孩子成年后,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由其自行解决,父母不再负有抚养义务。
2022-09-03 09:15
孩子已经成年,不存在抚养权问题,孩子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因此法院会根据孩子意愿,从有利于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进行判决。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一般来说,对于年龄在“18岁及以上”,法律的一般逻辑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子女,法院则会更多的考虑子女的意见。
抚养权纠纷涉及“18岁及以上”方面,法院一般情况下的判决如下:
1、对于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不再有抚养义务,虽然大多数父母仍然会支付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但这些都是基于亲情和社会伦理道德,并非父母的义务。
2022-08-19 16:49
2022-08-18 14:14
子女成年后家长没有抚养权,但是子女尚未独立生活父母又有给付能力对以下3种情况仍有抚养权: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