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变更需要原告被告。
这涉及到对监护人的职责以及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与权利及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2022-08-12 16:21
监护权变更需要原告被告。这涉及到对监护人的的职责以及以后的照顾,如果需要变更监护人上法庭的话根据原告被告的生活水平,跟能否照顾监护人进行判决给哪一方。
2023-05-15 16:03
变更监护权的流程为: 1、跟孩子生活有非常亲密的亲属又或者是组织,比如父母、居委会等向法院提起变更监护人诉讼; 2、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情况判决是否变更孩子的监护人。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监护权变更申请,通过法院进行。
2022-08-09 08:52
法院解除被告的查封,不以原告的意志为转移。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并不一定要原告提出申请,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保全措施。
2022-09-05 09:02
原告撤诉,不需要被告去签字,申请人(原告)自己签字就可以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则上是需要原告本人签字的,但如果原告有特别授权的代理人,且委托权限中有撤诉一项,则代理人可以代原告签撤诉书。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2021-12-03 14:30
“被告”“原告”是民事诉讼法律概念,是民事案件中与“原告”相对应的当事人。在民事案件中,“被告”与“原告”双方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因为成为“被告”而被视为或者自以为是权利、名誉等受到了损害。
“被告人”“原告人”属刑事诉讼法律概念,是刑事案件中与“被害人”、“公诉人”相对应的当事人。“被告人”一般被指涉嫌刑事犯罪。涉嫌犯罪情节严重的被告人,其人身自由依法受到办案机关的某种限制。然而,我国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认定某人为犯罪。所以,即使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在法院对其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也不能称之为“罪犯”,而只能称为“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