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程序如下:必须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由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医学鉴定,以取得科学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应由该公民的近亲属担任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人民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理,认为该公民并未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申请没有根据的,应当作出判决,驳回申请;认为该公民完全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应当作出判决,认定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并为其指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九十四条 申请条件
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2022-08-11 14:42
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而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湿湿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025-03-05 16:47
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杀人的规定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中一类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另一类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如果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在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时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22-08-29 10:00
1、年龄界限: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衡量标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
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依据自然人的意志能力来判断。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4-09-29 11:20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有民事权利能力而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要想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就只能通过他人代理。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
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
2024-06-03 11:09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