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模仿别人存在侵权行为,可制止或起诉处理。模仿不违法,未经授权的复制和抄袭违法。抄袭与模仿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明确,在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情况认定。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应当认定两者相同;无实质性差异的,应当认定两者近似。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模仿他人创作成果,进行歪曲、篡改的,是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要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2023-06-29 16:20
抢注商标不合法。如果被抢注商标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之后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依法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
2023-05-25 11:50
商标恶意抢注含义是:行为人出于获利等目的,采取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违法行为。
2022-08-19 09:18
如果只在背后说的话,不犯法。除非是严重影响了别人的名誉权。如果这种“背后非议”行为,已经严重侵犯当事人的名义,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选择报警。我国法律将名誉权作为公民的一条重要人身权加以规定。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仅议论不犯法,法律是社会的底线,一般的生活问题不会触犯法律,法律也不会管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议论是捏造事实,传播虚假消息,对你进行侮辱,诽谤,对您的名誉,隐私造成实质影响就违法了,可以起诉要求道歉,严重了可以要求赔偿。因对方未满16周岁,因此无论多严重,都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刑事追诉。如果只是捏造事实与个别亲友私下议论,没有散播的 ,或者散播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捏造的虚假事实的,都不构成本罪。
2024-09-29 11:37
从法律角度来讲,我们并不鼓励或认可对于他人的诅咒行为。虽然这种心理在某些情况下是人之常情,但是请相信,这并不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如果您发现自身存在类似的心态,建议您自行审视并进行适当调整。因为长期处于这样负面情绪之下,不仅会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2022-09-21 08:46
冒充别人和别人聊天是犯法的。这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或名称权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