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人可以是多个
专利发明人是名誉权不是财产权,只能变更不能转让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以为个人和单位,是财产权可以转让专利没授权前的申请人叫专利申请人,授权后叫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是享有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前者可以是公民、集体所有制单位、外贸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后者是全民所有制单位。专利权人又包括原始取得专利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取得专利权的继受主体。专利权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2022-08-26 09:38
需要看具体情况。
签订合同时,委托代理人并没有当事人的授权书,但是加盖了单位公章,是否有效,要根据合同内容和签订双方签订:如果合同强调必须有加盖卖方单位公章的授权委托书,才能确认代理行为有效,或者签订合同是委托代理人,其事后也没有授权,那么合同无效。
2022-09-26 14:26
口头辞职有法律效力。
口头辞职是有效的,但是需要用人单位进行证明,员工已经通过口头方式辞职。同时,辞职须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则需提前三天通知。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按照法律文件规定的那样行为。法律效力有时还指某种行为或事实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够获得肯定性法律后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获得法律的保护。
2022-08-10 10:13
会,存在以下情形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负连带责任。 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二、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职责,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责任。 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进行民事活动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代理人独断代理行为。如果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三、无权代理造成损害的责任。 如果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法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如果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四、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可以将自己取得的代理权转托他人。 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法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不受这个限制。
2022-08-11 13:37
如果委托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代理活动,不超出代理权限,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委托代理人是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委托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行事的,法律后果直接属于委托人。委托代理人越权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律责任。委托代理人根据委托代理人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代理权。
2023-02-13 14:43
委托代理人只要不超过代理权限就不承担法律责任。
委托代理人,又称“受托人”。是指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的人。是代理人的一种。委托代理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当委托代理人是公民时,他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当委托代理人是法人时,所受托的事项必须符合其经营宗旨和业务范围。
委托代理人有以下几个特点:1.代理权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不是由法律规定。2.代理的事项及权限,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一般由被代理人自己决定,委托代理只能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活动。3.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受诉人民法院递交授权委托书。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并且委托代理人有权随时辞却委托,但应及时通知被代理人即委托人和有关当事人,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委托代理人承担。委托代理人应当正当合理地行使代理权,不得滥用代理权损害被代理人利益。委托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行事的,法律后果直接属于委托人。委托代理人越权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责任。所以说,只要委托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代理活动,不超出代理权限,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