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一、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
(1)对公民来说意味有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
(2)有权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和用工单位;
(3)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
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包括:(1)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2)平等保护;(3)全面保护;(4)基本保护。
三、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包括:(1)双重价值取向;(2)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3)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2022-09-05 11:31
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2、劳动者享有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劳动者享有获得报酬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
4、劳动者享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
5、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利的原则;
6、劳动者有组成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7、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8、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2024-07-11 09:24
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2、劳动者享有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劳动者享有获得报酬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
4、劳动者享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
5、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利的原则;
6、劳动者有组成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7、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8、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2024-12-13 11:00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如下: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22-09-16 14:50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也即卫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行政法制原则,是指贯穿于卫生行政法律规范和卫生行政关系当中,指导和制约卫生行政立法与实施的卫生法制的基本精神和准则。
和其他法律法规一样,卫生行政法须遵循的原则也很多,但根据不同的层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 卫生保护原则:卫生保护原则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人有获得卫生保护的权利。第二,人人有获得有质量的卫生保护的权利。
2.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也是卫生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就是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配置卫生资源,协调卫生保健活动,以便每个社会成员普遍能得到卫生保健。
4. 保护社会健康原则:保护社会健康原则,本质上是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健康利益的关系,它是世界各国卫生法公认的目标。
5. 患者自主原则:患者自主原则是指患者经过深思熟虑就有关自己疾病的医疗问题作出合理的、理智的并负责的自我决定权。
2022-10-27 15:57
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具体种类包括:
1、利益均衡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
3、自治原则;
4、股东股权平等原则;
5、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根据《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