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尸检看原因。如果酒有问题,酒厂和ktv要负责(如果酒是自己带进来的话,哪买的酒那家店需要负责);如果酒没问题,自己心脏病之类的死了的话,那就是责任自负;如果饮酒过量,酒精中毒死了,那么如果有人逼喝酒,需要负一定的民事责任。
四种情形酒友应担责:1.强迫性劝酒。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3.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4.酒后驾车未劝阻。
特别是酒宴主人作为共同饮酒的组织者,更有保证赴宴人在饮酒过程中和饮酒后的人身安全义务。
生活中请大家注意:不管是喝酒、请客喝酒还是劝酒,都应该适可而止,把握好尺度,提高对危险的认识和意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条 【共同危险行为】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2022-08-10 11:35
一般来说,如果酒没有问题的话,老板是不需要负责任的。如果要追究老板责任,首先要指出老板的过错之处。如果不能举证老板的过错,那就无责任可负。
2023-02-23 14:49
一般如果劝酒者存在一些过错,那么劝酒者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劝酒者存在责任的情况有以下几点:首先用一些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是在意识不清、已经喝醉的时候,还权其进行喝酒的行为。然后是明知道别人不能喝酒或者是身体状况不能喝酒等,还是劝其进行饮酒等。
追究其责任时,可以先协商进行处理,要求其进行一定的赔偿,如果协商不成的,那么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的,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决。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所以,你知道喝酒喝死人之后应该怎么追究责任了吗!
2022-12-01 15:57
喝酒喝死人的法律赔偿标准:喝酒致死赔偿标准与死者家届共同协商确定,协商不成时,死者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023-06-26 10:01
一起喝酒的人死了要承担连带责任。有以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
2022-08-11 15:51
一起喝酒的人死了,一起喝酒的是不是要承担连带责任,要看是否存在过错。若存在过错,则需要负连带责任,不存在过错的话,就不需要承担责任。
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