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调解书还款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国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所以当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判决书执行,实在无法还款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2022-09-27 11:06
比调解协议迟几天才付款,是否属于违约行为取决于有没有不可抗力。如果出现天灾疾病等不可抗力,比调解协议迟几天付款并不算违约。如果是正常情况迟几天付款,那么属于违约行为,债务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
2022-08-09 09:46
2022-08-22 15:27
2025-01-15 09:17
对于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可能会向法院申请执行,则法院会强制执行,法律规定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的,则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2-09-06 11:10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