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催收员不会坐牢。单纯的电话催收不犯法,但如果电话催收涉嫌“套路贷”,那么被判刑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在电催过程中,有辱骂、威胁等行为,可能以“寻衅滋事”的罪名论处。
或者在催收过程中,出现了肢体冲突,发展成故意伤害,或者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电话催收员散播客户的信息,客户的信息属于隐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散播客户的信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2-10-10 10:37
并不是催收人员就会被抓,也不是被抓就会被判刑,只有涉嫌犯罪的,法院才会根据所犯罪名依法判处,没有涉及到刑事案件的话,不存在判刑的问题。
2024-08-09 11:37
单纯的电话催收不犯法,犯法的是下面几种:
一、辱骂他人。辱骂行为从而引起肢体冲突是常见的,所以在催收过程中,双方尽量态度平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道理。禁止骂人。
二、拘禁。有不少人还存在欠债还钱,天经定义的观念,从而当别人欠债不还时,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来取回欠款,甚至有可能触犯非法拘禁罪。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但绝不允许用非法的方式来保护。
三、肢体冲突。催收一般都是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当发现对方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形,要尽量避开。
若没有办法避开,进行适当的正当防卫,后续交由警方来处理。无正当理由,催收员行使暴力还是客户行使暴力,都是违法的。
四、变卖客户的财产,收取客户的现金。
2022-09-21 16:45
催收人员联系村委会调查借款人的信息,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村委会是可以拒绝的,但大家也发现了,现在很多村委会基本上都不会拒绝,而且也不会把催收工作人员怎么样,而一旦催收人员进入村委会并实施了催收作业,那欠款人的欠款信息,个人信息都将会被泄露。前两年更是能看到有些催收人员直接将一封说要给欠款人的催收通知函,或者律师函张贴在村委的公告栏上。
并且催收人员在联系不上欠款人,或者说欠款人无法筹集到款项处理的时候,相当多一部分催收人员都会打电话给村委询问欠款人的家庭情况,而村委会收到消息再放出来,基本上就是人尽皆知了,现在很多催收工作人员都开始盯上了村委调解员,致电村委,村委没有转达义务,而致电调解员说要做起诉调解,报案调解之类的,调解员不出面进行转达,就会有工作不尽职的风险。
2022-08-09 10:19
“如果对方在未经你允许的情况下,打你的工作单位电话进行骚扰,那么就属于暴力催收。“暴力催收”的主要表现就在于使用“非法”手段,其中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用打电话方式向欠款人催其还款,每天至少拨打超过5次以上,拨打时间一般在早上8点到晚上9点,有的甚至更长,这其中还包括债务人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
第二种;上门催收一般情况下是3人以上,上门之后不表明任何身份,就坐在欠款人家里对其本人以及家人各种威胁、恐吓,进行人身攻击以及口头侮辱。
第三种;到处散布欠款人欠款的消息,或者在路上在门上喷写某某欠款不还的字样等。
在网贷暴力催收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犯罪行为有恐吓、殴打、绑架、杀人等等。”
2022-08-09 14:21
催收员往单位打电话通常是合法的。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催收是不能透露任何关于债务的细节或电话的性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如果消费者在申请贷款的时候,留下了自己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那么催收是可以打电话到单位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保理合同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