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工的处理办法:如果情节不严重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其依法制定的规定制度给予劳动者罚款或者警告等处罚;如果旷工的情节严重,严重违反了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辞退该员工。
【法律依据】
《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8-09 17:05
劳动法对旷工处罚没有具体标准,只规定了,如果因为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的。1、《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有制定和执行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权力。
2、旷工是一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旷工严重的,甚至会被用人单位除名。用人单位依据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其予以处分和罚款,是一种正常的企业管理。
3、至于对旷工的处罚与安全积分和年终奖金挂钩,也是法规允许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因为各个公司的经营特点不同,可以制定侧重点不同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比如有的公司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对劳动纪律会松一些。有的公司24小时运行,不允许岗位缺人,就得严肃劳动纪律。
2024-09-29 14:21
关于旷工处罚所遵循的准则明示如下:
在经过充分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批评之后,若仍无法纠正持续的旷工行为,并且连续旷工期限超过了15个工作日,则该用人机构是有权单方决定解除与其签署的劳动合同关系的。
当然,关于旷工行为所应旷工的具体时限,将取决于各用人机构内部的规定和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法律并未有确切的规定。
由此可见,无论是何种性质的旷工行为,只要违反了本单位制定与认定的关于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并造成相应影响,那么用人机构依据这样的事实,就具备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而且并不需要对此承担任何形式的赔偿责任。
2022-09-23 10:32
劳动法对员工旷工处罚规定: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经济损失的赔偿,用人单位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2022-09-15 10:35
员工旷工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赔偿。
除此之外,员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情形。
2022-08-12 10:23
劳动者旷工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赔偿。除此之外,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还包括以下几点: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