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并不是民事诉讼必要的程序,如果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不同意调解的,法院就要及时对案件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八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九十九条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022-09-22 09:40
首先,在银行打算起诉自己之时,或是自己已经收到传票之后,去寻找一些专业的债务优化人员或是金融类的法务人员,让他们帮助自己与银行方尽快达成诉讼前调解。
在法庭上一定要积极为自己进行申辩,用一些方法与银行达成庭下调解,便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损失,防止自己直接被划入失信人员名单。
可以由专业的债务优化人员与债务人协商出相应的还款方案,直接联系银行方,做到最大程度的减免、最长期限的延期还款与二次分期还款,减轻还款压力。
2025-03-04 14:35
诉前调解是当事人在起诉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一种途径。具体流程如下:
1.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诉前调解申请,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对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2.法院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交给调解组织,由调解组织指定调解员进行调解。
3.调解员在了解案件情况后,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引导双方通过协商、让步等方式达成调解协议。
4.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员将调解结果报告给法院,法院根据调解结果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5.如果调解不成功,当事人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诉前调解具有程序简便、成本较低、解决纠纷迅速等特点,有利于减轻法院负担,提高审判效率,也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2-09-26 14:24
诉前调解一般在收到诉状后30-60天内安排,包含调解,制作调解书的时间。双方当事人签收民事调解书就代表民事调解生效,一方如果不履行,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普通案件审理一般不超过6个月,如果双方愿意调解,结案时间会较短。
2022-09-27 13:37
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的话,法院会安排诉前调解,由调解员主持调解,一般不超过20天。诉前调解包括两种情形,一为不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由在法院立案庭设立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来调解;一为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来调解或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来进行调解。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应当及时裁判。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不应久调不决。
2022-10-13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