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即时、无经济补偿的解除劳动合同。如果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状态已经结束,用人单位不得在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2022-08-18 16:10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内容解释是: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5-02-21 14:21
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在雇主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下,员工有权行使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首先是,未能依照劳动合同中商定的内容履行提供安全保障或工作环境的义务;
其次是,未能给予劳动者足够的薪资,且这一行为并没有按照实际时间和数额进行;
再次,由于其疏忽而导致没有为劳动者申请和支付我们当前社会所要求的法定社会保险费用;
另外,若雇主制定的规章制度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违背,对劳动者形成了利益上的侵害;除此之外,如果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的特定条件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最后,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员工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来行使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2024-06-29 10:56
工伤保险第十九条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2022-10-14 11:36
2022-08-10 10:28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的组织、个人不履行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大量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违反国家核心数据管理制度,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处二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并根据情况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