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10天,还没有通知的原因可以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程序。
立案后,法院要在5天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有15天的答辩期间,不管被告有无答辩,法院通常会在答辩期间届满后,再安排开庭的时间。所以,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开庭是很正常的事情。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022-08-10 09:11
2022-09-29 09:16
可以去执行地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询问相关情况,实在不行就自己联系司法局了解情况。
执行有期限,立案后六个月,法院不执行,你们可以向上级法院反映情况。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限期履行通知,不履行的,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法院逾期不执行的,你们可以要求追究主办人的责任。人民法院应当书面告知服刑罪犯必须按时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报到,以及不按时报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由罪犯本人在告知书上签字。在本省服刑的,应当在十日内报到,在外省服刑的应当在二十日内报到。告知书一式三份,一份交监外执行罪犯本人,一份送达执行地县级公安机关,一份由告知机关存档。
罪犯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脱离监管三个月以上的,擅自离开所居住市县三个月以上的,未按照规定报告自己活动情况不遵守会客规定,经三次教育仍不拒不改正的,执行地公安机关可提出撤销缓刑建议。
执行期满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其本人,并向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群众公开宣布,并通报原判决人民法院。
2022-09-15 14:40
法院在立案后,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一般情况下,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签收。
2022-08-09 11:52
2022-09-29 11:24
法院立案后一般会打电话通知被告。法院立案之后,会先电话通知被告到法院签收应诉材料。如果联系不上被告的话,法院一般会采取邮寄送达诉讼文书的方式,向被告户籍所在地邮寄诉讼的材料。若是提供的被告地址有误,或者是被告拒绝签收诉讼的材料,法院最终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的方式,通知被告人。公告送达的期限为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