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执行地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询问相关情况,实在不行就自己联系司法局了解情况。
执行有期限,立案后六个月,法院不执行,你们可以向上级法院反映情况。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限期履行通知,不履行的,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法院逾期不执行的,你们可以要求追究主办人的责任。人民法院应当书面告知服刑罪犯必须按时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报到,以及不按时报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由罪犯本人在告知书上签字。在本省服刑的,应当在十日内报到,在外省服刑的应当在二十日内报到。告知书一式三份,一份交监外执行罪犯本人,一份送达执行地县级公安机关,一份由告知机关存档。
罪犯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脱离监管三个月以上的,擅自离开所居住市县三个月以上的,未按照规定报告自己活动情况不遵守会客规定,经三次教育仍不拒不改正的,执行地公安机关可提出撤销缓刑建议。
执行期满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其本人,并向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群众公开宣布,并通报原判决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人民法院应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
2022-09-21 14:10
立案10天,还没有通知的原因可以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程序。
立案后,法院要在5天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有15天的答辩期间,不管被告有无答辩,法院通常会在答辩期间届满后,再安排开庭的时间。所以,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开庭是很正常的事情。
2022-08-10 16:06
宣判后有十天的上诉期,如果不上诉,期满后,判决书生效,然后法院将材料递交司法局,司法局收到后会及时通知你报到。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应实施社区矫正,具体由司法所实施。司法局无权收监,但可以建议法院撤销缓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2022-09-22 11:00
看守所刑事拘留了31天还未移交检察院,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公安机关对案件还没有调查清楚,目前还不具备审查起诉的条件。但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由于刑事拘留最长就是37天,未移送公安机关应当办理批捕手续或者变更其它强制措施,对于无故羁押的,当事人家属可以要求释放。如果要是在拘留37天期满后,检察院还是没有批准逮捕但仍然被拘留的,则属于违法羁押,当事人或其家属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要求予以取保候审。
2024-12-16 09:11
被告要是被判了缓刑,那之前交的取保保证金就可能能退回来。不过啊,具体怎么办理,还得看当地的法律规定。一般来说,法庭判缓刑的时候会告诉你怎么退保证金,需要啥文件啊,走啥程序啊之类的。然后你就得按照要求准备好文件,比如判决书啊、身份证明啊之类的,交给法庭或者公安机关。他们审核通过后,就会通知银行退你保证金了。最后,你拿着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其他法律文件,去银行领钱就行了。当然啦,具体的情况可能还得看当地的规定和实际情况。
2022-09-30 13:50
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携带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进行备案、去住所地司法所报道进行备案、按时报道按照规定参加社区服务、每周进行汇报直到缓刑结束。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