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应当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的除支付工资外,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2-09-02 10:26
疫情期间被辞退的,需要赔偿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一般是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长短来计算的,标准为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满半年按一个月补偿;不满六个月的,补偿半个月的工资。
疫情期间,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当然,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遭遇用工纠纷也要学会维权,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即可。
2024-12-24 08:38
疫情期间开除职工需要赔偿。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2-10-12 16:41
具体看快递是什么物品,由于疫情管控,物流运输延误,生鲜到手的时候已经开始变质,属于不可抗力,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如果是在电商平台选择的‘官方代收点’,或者与消费者存在相关服务协议,为消费者提供有偿代收服务,若包裹发生丢失、毁损,代收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免费代收,一般情况下无需对包裹的丢失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包裹丢失、毁损的,代收点要承担责任。
2024-09-09 14:06
疫情期间开除职工是违法的,职工可在疫情结束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和相应的补偿金。
补偿金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为标准,进行补偿。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2025-01-15 15:47
疫情期间试用期被开除,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那么开除行为是犯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