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村集体无权利收回村民单独开垦的荒地,因为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自留地,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荒山、荒坡、荒沟等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发未利用土地,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前提,开发未利用土地,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应当优先开发农用地,国家依法保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反之,如果开荒垦地,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垦,围垦。如毁坏森林,破坏草原,围湖造田,侵占江河滩地,将被责令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2022-08-12 09:50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2025-03-20 17:33
若在未经批准的区域开荒,开垦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开垦者也无法获取土地补偿。
然而,合法开垦并遵守相关规定的荒地,在遭受土地征收时,可以得到合理的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若误入禁区开荒,不仅得不到补偿,还有可能面临罚款或刑事责任。
请广大朋友们在开荒前务必了解相关政策法规,依法行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2024-09-03 10:04
1、有。土地征收的补偿款、安置补偿费、土地上附着的青苗费、拆迁造成的损失补偿以及奖励;
2、每个地方的具体征地补偿政策会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和其他因素来决定;
3、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2023-04-18 10:09
承包村里土地到期村里有权利收回。因为法律规定,承租土地使用权期满,承租人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国家可依法无偿收回承租土地使用权,并可要求承租人拆除所承租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恢复土地原状。
2023-04-26 15:07
村集体没权收回农民土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土地有两种属性,一是国有,一是集体属有,农村现实情况是集体所有,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村委会不能收回农民的土地,在正常的承包期内土地属于农民自己所有。而村委会想要收回土地则需要召开村集体大会,一般来说政府征地会收回土地,但是会给村民一定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