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六条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022-08-10 09:11
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本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胎儿以及八周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
2022-08-09 15:37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这是民法典关于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023-05-30 14:20
《民法典》中婚内赔偿协议是否有效的确定方式:只要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有效。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8-11 14:11
体现具有独立订立合同能力的方法为:证明签订人具有完全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证明签订人已成年并且可以辨认自己的行为;如果签订人未满十八周岁,则需要提供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关证明。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2-08-19 09:29
符合以下的情况受到的事故伤害,应当视为工伤:
1、受到的事故伤害是因为工作原因;
2、受伤是在工作时间并且在工作场所内,且受伤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有关;
3、患职业病的;
4、在外出工作的时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