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安全生产六个责任具体为:
1、落实企业抓安全的责任。
2、落实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
3、落实安全投入的责任。
4、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责任。
5、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
6、落实安全标准化活动。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第三条 关于安全生产教育 (一)企业单位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二)对于电气、起重、锅炉、受压容器、焊接、车辆驾驶、爆破、瓦斯检验等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他们操作。 (三)企业单位都必须建立安全活动日和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等制度,对职工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并且注意结合职工文化生活,进行各种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四)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设新的技术设备、制造新的产品或调换工人工作的时候,必须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第四条 关于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一)企业单位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应该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二)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三)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订出计划,按期解决,务须作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
2022-09-23 09:10
中国海油安全生产六个责任:
一.落实企业抓安全的责任
二.落实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
三.落实安全投入的责任
四.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责任
五.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
六.落实安全标准化活动
我国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022-10-18 13:53
中国海油安全生产六个责任:
一.落实企业抓安全的责任
二.落实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
三.落实安全投入的责任
四.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责任
五.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
六.落实安全标准化活动
我国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022-11-21 08:55
中国海油安全生产六个责任具体为:
1.落实企业抓安全的责任;
2.落实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
3.落实安全投入的责任;
4.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责任;
5.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
6.落实安全标准化活动。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022-08-11 1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企业而言,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有所不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制的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人,经理负责“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是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对于非公司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行政“一把手”。
2022-04-12 10:55
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一、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三、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
四、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有效投入。
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
六、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三同时”。
七、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八、依法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九、落实对相关各方的安全生产。
十、履行向从业人员告知和教育。
十一、落实危险作业(活动)的。
十二、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十三、严格管理危险物品。
十四、设备、工艺符合安全规定。
十五、相关场所设施设备上。
十六、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设置。
十七、职业健康及劳动防护用品配置。
十八、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