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不填写专项附加扣除有什么影响,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个人所得没有达到起征点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填写专项附加扣除,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第二种就是已经达到了个人起征点,如果不填写专项附加扣除,那么每个月就会多缴税,拿到手的工资会少很多。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第五条 扣缴义务人办理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根据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以下简称《扣除信息表》,见附件)为纳税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原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纳税人离职不再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的当月起,停止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2022-09-27 09:01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不填写专项附加扣除有什么影响,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个人所得没有达到起征点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填写专项附加扣除,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第二种就是已经达到了个人起征点,如果不填写专项附加扣除,那么每个月就会多缴税,拿到手的工资会少很多。
2022-09-27 13:54
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每个子女1000元/月,夫妻双方可各选择扣除50%。扣除条件:从子女年满3岁的学前教育阶段,一直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继续教育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扣除条件: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未成年子女产生的费用可由父母一方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1000元/月,扣除条件: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首套住房,包括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5、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其他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按1100元/月扣除,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800元/月扣除。扣除条件:夫妻双方在主要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
6、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独生子女2000元/月,非独生子女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月。扣除条件:被赡养人为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3-02-23 08:45
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意思是个人工资所得、劳务所得将可以在原有扣除基础上另行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费用后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税收的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
通过我的描述,你对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有一定的了解了吗!
2021-03-10 11:40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就是,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5000起征点和社会保险等专项扣除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等六项费用。
2022-08-19 09:04
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按照《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暂行办法》第十七条之规定扣除,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在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