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2022-11-18 16:41
“国家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应当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2022-09-09 09:22
国家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2023-02-21 11:31
国家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这一概念的含义:第一,医疗机构是依法成立的卫生机构。第二,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第三,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我国的医疗机构是由一系列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构成的。医院、卫生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机构。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应具备六项条件:
(1)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2)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
(3)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5)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6)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的许可证,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未经备案,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根据我的描述,你知道国家对医疗机构实行什么管理了吗!
2022-08-11 15: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
《密码法》是为了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发展,保障与信息安全,维护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和其他的合法,制定的。是密码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中华共和国密码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第十四次于2019年10月26日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10-29 17:02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