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公民组织履行反间谍法规定的法定义务是:1、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
2、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
3、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4、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拒绝。
5、任何公民和组织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6、不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7、不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8、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2022-09-01 14:4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十三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验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对依照前款规定查封、扣押的设备、设施,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反间谍法对现行国家安全法从名称到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突出了反间谍工作特点,将间谍组织招募人员等六类行为确定为间谍行为,首次对具体间谍行为进行法律认定。 作为我国反间谍工作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对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将起到基础性法律保障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反间谍工作。
2022-09-24 09:16
依照《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同时反间谍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2022-10-28 15:39
依照《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同时反间谍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2022-11-19 10:07
依照反间谍法的规定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根据法律的规定,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同时反间谍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2022-08-09 08:54
我国反间谍法的立法目的: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反间谍工作坚持中央统-领导, 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积极防御、依法惩治的原则。国家安全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公安、保密行政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依法做好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