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是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案件处理的首要流程,立案之后就意味着,这些机关将对案件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2025-04-17 16:39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立案就意味着公安机关已经将该案件纳入法律程序:
1.公安机关开始侦查,调查案件情况;
2.提交检察院提起公诉;
3.法院接收,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2022-03-22 18:01
经侦立案就是经侦大队立案之后,应及时展开侦查工作,经过侦查,具备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制作起诉意见书,经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2022-08-26 14:09
意味着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
2025-03-03 11:03
法院已依法予以立案,这标志着案件审查程序即将开展。
立案环节主要是针对于公民个体之间、企业公司之间、社会团体与机构等多元化主体间,由于财产权利及人身权益方面产生的争议而引发的诉讼案件。
若已查明立案事实,则说明为此类案件的核心信息法院已经收悉,并将启动审讯流程,对相关纠纷进行区分解决。
双方当事人只需要耐心等待法院发布的审理通知或待法院依法安排进行开庭审理便可。
而对于刑事案件,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会承担起立案的职责。
2022-09-20 11:34
对企业意味着:费用的增加,如赔偿费用、医疗费用,发生的误工费用,看护费用、不良再加工和 生的误工费用,设备损失,交货期的延误、废品损失,生产的中断,政府部门的勒令停产损失等等。
对员工意味着:身体和身心的伤害、时间的损失、学习的损失、有时还伴随着纪律的处分,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