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侦立案就是经侦大队立案之后,应及时展开侦查工作,经过侦查,具备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制作起诉意见书,经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2-08-12 14:22
经侦协助调查意味着公民为维护公序良俗、社会和谐、民生安定而自愿采取的、配合警察或其他部门开展调查的行动。知道案件情况的公民,具有作证的义务。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
2022-11-19 17:15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是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案件处理的首要流程,立案之后就意味着,这些机关将对案件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审判。
2022-08-26 14:09
意味着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
2025-03-03 11:03
法院已依法予以立案,这标志着案件审查程序即将开展。
立案环节主要是针对于公民个体之间、企业公司之间、社会团体与机构等多元化主体间,由于财产权利及人身权益方面产生的争议而引发的诉讼案件。
若已查明立案事实,则说明为此类案件的核心信息法院已经收悉,并将启动审讯流程,对相关纠纷进行区分解决。
双方当事人只需要耐心等待法院发布的审理通知或待法院依法安排进行开庭审理便可。
而对于刑事案件,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会承担起立案的职责。
2025-04-17 16:39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立案就意味着公安机关已经将该案件纳入法律程序:
1.公安机关开始侦查,调查案件情况;
2.提交检察院提起公诉;
3.法院接收,开庭审理,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