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归还。一般来说,对于离职员工以各种理由占有单位的财产,属于非法占有行为,公司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有必要,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法院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1-08 10:57
用人单位,请务必在正式解雇或终止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约时,提供相应的书面证明。
此项义务具深远影响,它对于维护职工的权益至关重要。
请您务必在接到通知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为来贵公司就业的每一位员工操办好相关的人事档案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事宜。
这样做,不仅展现了您身为企业经营者的承诺和信守诺言的品质,更是实实在在地保障了每一位员工切身利益。
同样的,受聘于贵公司的各位劳动者,也请务必遵循预定的程序,妥善处理工作上的交接事宜。
在此,我们强烈建议各位能够积极配合,以确保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和妥善处理。
若贵公司未能依法履行其责任,即未向任何实用职工发出有关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书,那么我们将有必要采取措施,请贵公司尽快纠正这一行为。
2022-08-23 14:24
捡到笔记本电脑拒不退还可能涉嫌侵占罪。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9-05 15:08
一、私人文件
私人文件有用的则用 U 盘拷走,或者是上传到自己个人的云盘上。没用的,删除。请注意,简单的删除是不可靠的(简单删除即删除后再清空回收站),如果文件没有被覆盖,则有很大几率恢复出来。如果想无后顾之忧,建议用专门的软件彻底清除。现在,不少安全软件都集成了相应的文件粉碎功能,能够将文件安全地彻底地删除,你可以酌情使用。
二、公司相关文件
建议花点时间将其归类整理好,然后联系你的主管或负责人,询问他们如何处理。如果主管没有权限处理或拿不定主意的,建议等待更高级别主管的答复。在此期间,耐心是最重要的,切不可因为急于走人而一声不吭将其删掉,或丢在那里听之任之。
三、同事相关文件
建议联系当事人酌情处理。在这儿需要提醒的是,在联系当事人时,注意场合和地点,有些内容可能涉及隐私,当事人并不想在公开场合处理。
2022-09-05 15:10
如果一些公司的重要资料在电脑上储存,故意将其删除肯定是不对的,另外电脑是公司的,是公司配发给生产工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支配权,不能毁坏使用的电脑,包括软件和硬件以及资料。一切与工作有关的资料都属于公司,正常文件归纳整理是可以的,但是离职销毁所有工作的资料,就是没有履行离职交接义务。
相关法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9-16 10:17
离职时格式化电脑属于违法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商业秘密包括两部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五条之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