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开放后,幼儿园入园人数会增加,六年之后,小学入学人数会增加,从而会导致教育资源紧缺,尤其是现在就存在的“入园难”,“学位难”的难题会更加突出,师资短缺的压力将愈发严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五条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重点扶持。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五条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重点扶持。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费用。
2022-08-11 16:08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教育部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
在这个《通知》中,国家对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作了重要部署。
当前,幼儿园阶段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增大,针对这些问题,这次国家给出了“三大优惠政策”。
政策一:重点加大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
《通知》对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方向:“重点加大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怎么加大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就是“增加幼儿园教师编制”。一旦幼儿园教师增加编制,幼儿园就能够招聘到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那么,相应的幼儿园教师流动性较大、临聘教师多、业务不专业等问题也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政策二:开展学前教育阶段“特岗计划”试点
“特岗计划”是由中央财政支出、每年都有的、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招聘特设的岗位计划。以往,“特岗计划”都是招聘中学或小学教师,这次,《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可结合实际在国家通用语言薄弱的‘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探索开展学前教育阶段“特岗计划”试点”。虽然目前只是针对“三区三州”地区而进行的“探索试点”,但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特岗计划”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计今后三年,会继续加大学前教育阶段的“特岗计划”试点,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会得到惠顾。
政策三:乡村振兴重点区可以放宽条件不设“笔试”
针对“乡村振兴”计划,《通知》更是给出了特别优惠的政策。《通知》明确指出“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可以根据应聘人员报名、专业分布等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划定成绩合格线。”也就是说,在“乡村振兴”重点区域招聘时,可以适当放宽招聘条件,采用“面试”和“直接考察”两个环节进行招聘录取,这就意味着可以不设“笔试”进行招聘。在城市教师招聘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政策将会吸引更多大学生走向农村。
2022-09-24 08:35
2021年两会学前教育政策指的是国家所针对学前教育提出的政策规划。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围绕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开展,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以首都师范大学该专业为例,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教育实习、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等必修课。同时还有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文学与艺术教育等四个方向的选修课程。
根据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体系、专业侧重等不同情况,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差异,考生可具体查看各校详细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不同于幼教是针对婴幼儿启蒙,是培养基本认知的基础教学,学前教育更偏向于学前的常规练习,注重的更多是知识性的训练。这一点,在选择专业之前一定要区分好。
2022-11-04 15:39
2021年两会学前教育政策指的是国家所针对学前教育提出的政策规划。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围绕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开展,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以首都师范大学该专业为例,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教育实习、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等必修课。同时还有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文学与艺术教育等四个方向的选修课程。
根据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体系、专业侧重等不同情况,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差异,考生可具体查看各校详细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不同于幼教是针对婴幼儿启蒙,是培养基本认知的基础教学,学前教育更偏向于学前的常规练习,注重的更多是知识性的训练。这一点,在选择专业之前一定要区分好。
2022-09-26 16:36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确认和承担法律责任时,必须依照的标准和准则。学校教育活动是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侵权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这种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主要根据《民法典》中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四项原则。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2022-09-26 10:53
学校教育活动是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侵权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这种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主要根据《民法总则》中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四项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过错作为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由此可知这一原则采取的举证方法是“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如果学生或家长要告学校或老师,就得拿出证据。
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等一般侵权行为。
2.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是指一旦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除非行为人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那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如果家长能证明伤害是由学校导致的,但是学校不能证明伤害不是自己的导致的,就假定伤害就是学校导致的,由学校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这个原则主要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的伤害事故,也就是10岁以下的未成年学生。是作为过错责任原则的补充。
3.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情况下,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论其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4.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的观念,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