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的条件根据案件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案件的性质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下面以刑事立案为例,列举立案的条件: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管辖的一定要管,不管是失职;不应当管辖的一定不管,管了就是越权。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 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对原强制措施不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2022-10-09 15:53
一般情况下,满足一定的条件,公安机关、法院等才会立案。立案的条件有: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2022-10-30 11:38
一般情况下,满足一定的条件,公安机关、法院等才会立案。立案的条件有: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2022-09-06 11:37
适格的原告,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
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5-02-19 10:24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的规定:
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
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3)强行索取财物的。
2025-04-03 22:59
盗窃罪立案的条件有:
盗窃财物价值1000元以上、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的。
根据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司法实践,盗窃罪立案的条件有:
1、盗窃数额较大(财物价值1千元至3千元以上)。
2、盗窃数额巨大(财物价值3万元至10万元以上)。
3、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财物价值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
4、多次盗窃。
5、入户盗窃。
6、携带凶器盗窃。
7、扒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