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是属于民事案件,不属于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是不会受理的,您可以收集证据去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欠款。欠款不还的,第一,你有权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偿还欠款。建议积极起诉,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应给对方一个宽限期,诉讼时效从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两年,两年期满后,在诉讼过程中将会丧失胜诉权(即债权不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必须注意诉讼时效。依照上述情况,你向对方主张偿还欠款还在诉讼时效内。 第二,可以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应准备起诉状、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欠条等)。立案之后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开庭进行审理。可以在人民法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调解,达不成时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返还借款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2022-08-11 16:56
这种情况是属于民事案件,不属于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是不会受理的,您可以收集证据去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欠款。欠款不还的,第一,你有权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偿还欠款。建议积极起诉,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应给对方一个宽限期,诉讼时效从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两年,两年期满后,在诉讼过程中将会丧失胜诉权(即债权不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必须注意诉讼时效。依照上述情况,你向对方主张偿还欠款还在诉讼时效内。 第二,可以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应准备起诉状、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欠条等)。立案之后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开庭进行审理。可以在人民法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调解,达不成时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2022-10-14 10:34
可以报警,但是公安机关不会立案侦查。欠钱属于民事纠纷,公安机关是不会处理个人债务纠纷的,所以被他人欠债不还报警,警察是不会处理的,当事人应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才有用。
2022-10-14 16:22
欠1500元可以起诉。一般来说,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注意事项:1、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号、合同、邮件、手机短信、录音、汇款纪录等),及时起诉还钱。2、可以及时与律师联系,帮助分析,指导如何进一步获得证据,不要误了诉讼时效,不然就无法胜诉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3、要看借条上面有没有还钱时间,若有,应在还钱时间到后三年内起诉,若没有起诉,则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已过,无法获得胜诉权。同时要看有无证据证明有时效中止或中断的情况。若借条上面没有还钱时间,可以随时起诉要钱。4、利息超过年利率百分之三十六以上部分法律不予支持。5、若起诉前发现对方有财产,可以申请保全。6、若有担保人,可以起诉借款人及担保人,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责任。7、若是民间借贷关系或合同关系,没有诈骗或其他犯罪行为,只承担民事责任,不承担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不会受理。建议到法院起诉解决。8、若借款人不到法院,法院会公告送达,缺席判决,一样有法律效力的。9、有银行转账,只能证明曾转钱给债务人,但还不能证明这笔钱是借款,若没有证据辅助证明是借款的话,可以以不当得利起诉,要求返还。10、若是赌债或违法犯罪的债务,则不受法律保护,不用偿还的。
2024-04-15 15:28
报警立案并不完全取决于涉案金额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后,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报警事实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确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需要立案侦查。
对于涉及500元的案件,如果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一般会接受报案并进行立案调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涉案金额较小,且没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会被视为轻微犯罪,可能会采取和解、调解或者行政处罚等方式解决,而不一定会进行刑事立案侦查。
总的来说,无论涉案金额多少,如果你的权益受到侵害,都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进行处理。
2022-08-09 09:43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员工遇到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直接报警,但是处理效率较低;建议员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无需上交费用,也不用请律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除此之外,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无论用哪一种方式维权,当事人都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