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合同。
2、两者的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供给劳务为目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
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双方的合意;而劳动合同主要侧重于对劳动者的特别保护。
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而雇佣合同受雇提供的劳务十分广泛。
5、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合同应属于民法典调整。
6、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必须仲裁前置;而雇佣合同发生争议法院可直接受理。
雇佣合同,即 “雇佣契约”,指的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提供劳动力以从事某种工作、由对方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的协议。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以合同期限为标准,劳动合同可分为三类: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综上所述,你对雇佣合同有相应的了解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2022-10-12 14:09
1、主体资格的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身份上的从属性和依附性。在雇佣合同中,雇佣合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不具有身份上的隶属性和依附性。
2、国家干预的力度不同:
劳动合同的建立更强调国家意志的主体地位。而在雇佣合同中,主体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国家基本不做干预。
3、争议的处理方式不同:
劳动关系的处理受《劳动争议仲裁法》的调整,而且其处理的程序是仲裁前置,而在雇佣关系中发生的争议则主要由《民法典》进行调整。
4、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
在劳动合同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在雇佣合同中,其稳定性较差,雇主也没有为受雇人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2021-01-29 19:54
劳动合同从雇佣合同发展而来,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极为相近。劳动关系是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规范的对象都是劳务的提出与劳务之受领。但在我国现实人口众多,不能完全实现就业情况下,两者的规范、调整及法律后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合同。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是:
2024-05-21 10:39
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为:
1、关系主体的范围不同;雇佣关系主体范围相当广泛,而劳动关系主体具有单一性。
2、关系主体间的地位不同;雇佣关系主体地位平等,而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既具有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又具有实现这种关系的从属性。
3、关系适用的法律性质不同;
4、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同;
5、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到人身损害后,相对方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同等。
2022-09-24 14:17
代理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1、性质不同,代理合同属于劳务合同,以完成某项委托为内容。劳动合同是持续的工作状态或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内容;
2、取得劳动报酬方式不同;
3、报酬构成不同;
4、管理方式不同。
2022-09-22 14:26
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对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主要目的就是督促双方遵守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保证发生纠纷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
入职协议之类的简易合同,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所以对于仅有简易合同而未全面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属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经过双方签字盖章的,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当做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使用。
入职前签定的协议不是成为劳动合同,属于职业意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