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对方申请财产保全后,有两种救济的方式:
1、一种是提供担保,让法院解除保全措施;
2、另一种是向法院申请复议。
我国法律规定,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但是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那么如果财产保全错误,被保全人应该如何维权呢?
如果因为错误申请财产保全给被保全人造成了损害,两者之间存因果关系的话,那么是可以要求保全申请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
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维权:
1、与申请人之间协商要求赔偿;
2、协商不成的,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综上所述,被申请财产保全之后,想要解除保全可以通过提供担保方式,如果说申请保全存在错误的,那么是可以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成功之后就可以解除保全,如果造成损害的还可以要求赔偿,所以,当你遇到这种问题时,知道怎么解决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一)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 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2022-09-07 14:33
申请财产保全的方法是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向有关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财产保全的时间可以是诉讼前也可以是诉讼中或者判决后执行前。对于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如果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法院会裁定驳回申请。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2022-08-08 09:30
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其次要有明确的原被告身份信息,主体不能错;第三要有明确的保全请求,明确的被保全财产信息,参考格式如下: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因纠纷,于×年×月×日向你院提起诉讼。由于被申请人有可能转移、隐匿、变卖财产,特申请给予财产保全强制措施。
请求事项:(写明要求保全的财产)
最后要写明事实和理由,写明要求保全的财物情况,包括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关系,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与要求保全财物的关系及财物名称、数量、质量、形状、花色、品种、所在地点及现状等。申请的理由主要写明需要保全的财物遭受侵害情况及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及在判决执行中的意义。注明证据和证据来源:写明能够证明申请请求的证据的名称、件数和证据来源。有证人的,应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址。若证据在申请人手里,应随同申请书一并递交法院;若证据不在申请人手里,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线索。
2025-02-21 10:01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2022-08-10 11:35
已经进行合法保全的财产不能再次被他人保全。这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产保全,也叫诉讼保全。它是指法院审理案件时,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当事人(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得到顺利执行。具体措施一般有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原告)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当事人(原告)没有提出申请的,但争议的财产可能有毁损、灭失或其他危险的,法院可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2022-08-11 11:45
诉讼保全的效力一般应维持到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时止。在诉讼过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审判实践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1、申请人自愿申请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人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撤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则采取保全措施的目的和意义已不复存在,人民法院亦及时解除诉前保全。
2、被申请人提供了相应数额的可供执行的财产担保,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3、有其他应当解除保全措施情况发生的,如当事人已自觉履行了调解书或判决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或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或上级法院发现采取保全措施明显错误的等,均应依法及时解除财产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