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未批直接走人工资由用人单位结算清楚后就可以拿到。
劳动者在上岗后付出了劳动的应当获得相应的工资款,劳动者辞职未批直接走人,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一、并不是所有情况的辞职都是需要单位的批准的,通过以下方式离职的,是不需要单位的批准的:
1、如果是在试用期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2、如果已经过了试用期的话,那么就需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做好工作交接,到时间才可以走人;
3、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那么就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二、辞职之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维权:
1、可以和公司直接协商解决;
2、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3、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
4、申请劳动仲裁;
5、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去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提交了离职通知之后,只需等到时间就可以走人了,是不需要单位批准的,但是如果是不当离职的话,那么如果因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话,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所以律师建议辞职一定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08-09 16:35
不辞职直接走人工资算法应该包括:
1、劳动者未提前三十天辞职,虽然违反了合同的相关规定,但如果她的行为并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无权追责;2、如果劳动者的违法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以要求赔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8-11 15:50
员工不辞职直接走的话,用人单位也必须支付劳动者工资。按规定,如果员工要提前辞职,除非跟公司协商取得一致,否则至少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公司。如果没有提前辞职就走人了,为此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或者即使未遭受损失,但公司会故意以此为由不付工资。那么,公司是否可以不付工资,可以先确定员工没有提前辞职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2023-02-18 09:13
辞职不批旷工直接走人的,工资怎么办,需要分情况讨论:
1、如果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那么工资一般是会正常发放的;
2、如果因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话,那么就需要赔偿公司的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如果是提前三十天提交了离职通知的话,到时间就可以走,这种情况下也是应当正常发工资的。
那么如果公司将工资全部扣完了,该怎么办呢?
公司将员工的工资扣发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维权:
1、可以和公司直接协商解决;
2、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3、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
4、申请劳动仲裁;
5、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去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如果是按照法定流程辞职的,那么到时间就可以走人,是不需要公司的批准的,否则,因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话,是需要赔偿的,会被扣除相应的工资,当然了,如果公司扣工资不合法的话,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协商、投诉或者仲裁等方式来维权,您学会了吗?
2024-05-15 15:31
没有辞职直接走人不发工资违法,不论员工是如何离职的,单位都不得克扣其工资。
只要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就应支付工资,如果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结清工资,或者在下一个发薪日支付。
不过如果劳动者没有辞职就离职的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相应的损失。
2022-09-06 10:17
辞职可以直接走人,但是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